推荐系统CTR实战——Wide & Deep
Wide & Deep模型结构如下:
最左边的线性模型和最右边的深度模型联手结盟打造出中间的wide and deep。
Wide & Deep的主要特点:
本文提出Wide & Deep模型,旨在使得训练得到的模型能够同时获得记忆(memorization)和泛化(generalization)能力:
- 记忆(memorization)即从历史数据中发现item或者特征之间的相关性;哪些特征更重要——Wide部分。
- 泛化(generalization)即相关性的传递,发现在历史数据中很少或者没有出现的新的特征组合;——Deep部分。
在推荐系统中,记忆体现的准确性,而泛化体现的是新颖性。
Wide部分
wide部分就是一个广义线性模型,输入主要由两部分,一部分是原始特征,另一部分是交互特征,我们可以通过cross-product transformation的形式来构造K组交互特征:
$$
\phi _ { k } ( \mathbf { x } ) = \prod _ { i = 1 } ^ { d } x _ { i } ^ { c _ { k i } } \quad c _ { k i } \in { 0,1 }
$$
Deep部分
Deep部分就是一个DNN的模型,每一层计算如下:
$$
a ^ { ( l + 1 ) } = f \left( W ^ { ( l ) } a ^ { ( l ) } + b ^ { ( l ) } \right)
$$
联合训练
Wide & Deep模型采用的是联合训练的形式,而非集成。二者的区别就是联合训练公用一个损失函数,然后同时更新各个部分的参数,而集成方法是独立训练N个模型,然后进行融合。因此,模型的输出为:
$$
P ( Y = 1 | \mathbf { x } ) = \sigma \left( \mathbf { w } _ { w i d e } ^ { T } [ \mathbf { x } , \phi ( \mathbf { x } ) ] + \mathbf { w } _ { d e e p } ^ { T } a ^ { \left( l _ { f } \right) } + b \right)
$$
使用Wide and Deep模型的App推荐系统架构
当一个用户访问app商店时,此时会产生一个请求,请求到达推荐系统后,推荐系统为该用户返回推荐的apps列表。
在实际的推荐系统中,通常将推荐的过程分为两个部分,即上图中的Retrieval和Ranking,Retrieval负责从数据库中检索出与用户相关的一些apps,Ranking负责对这些检索出的apps打分,最终,按照分数的高低返回相应的列表给用户。
模型的训练之前,最重要的工作是训练数据的准备以及特征的选择,在apps推荐中,可以使用到的数据包括用户和曝光数据。
每一条样本对应了一条曝光数据,同时,样本的标签为1表示安装,0则表示未安装。
对于类别特征,通过词典(Vocabularies)将其映射成向量;对于连续的实数特征,将其归一化到区间[0,1]。
TensorFlow官方实现代码
https://github.com/tensorflow/models/tree/master/official/wide_deep
References:
- Cheng H T, Koc L, Harmsen J, et al. Wide & Deep Learning for Recommender Systems[J]. 2016:7-10.
- Wide and Deep,双剑合璧
- [Wide & Deep | Ryan_Fan’s Blog]http://blog.leanote.com/post/ryan_fan/wide-and-deep-Model